Page 216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16
夏 季
夏至狗,没啶走
“ 没啶走”即 “ 无处走”,夏至吃狗肉是岭南一带的特色,民间有说法,
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
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
但不会引起身体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 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也
是指吃了狗肉就能抵抗西风恶雨入侵的思想.所以一到夏至这天,许多狗被
杀掉,没路可逃.
我国烹食狗肉的历史由来已久.相传,夏至吃狗肉补身源于战国时期秦
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疾横行,秦德公便按 “ 狗为阳畜,能辟不详”
之说,命臣民杀狗辟邪,后逐渐形成该习俗. « 礼记 王制»中记载的燕飨
之礼 “ 一献之礼既毕,皆坐而饮酒,以至于醉,其牲用狗 ”;« 周礼 天
官冢宰»和 « 周礼 天官 食医»中皆载 “ 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 史
记 樊郦滕灌列传»记载 “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唐人张
守节 « 史记正义»亦云 “ 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之.”
狗长期以来也被视为 “ 伴侣动物”,且狗肉中的营养成分均可从其他肉类
获取并满足人体所需,多年来吃狗肉一直为爱狗人士和动物保护者所诟病,
颇有争议. 2011年,浙江金华取缔了据称有600多年历史的 “ 狗肉节”.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夏至正是荔枝收获的季节,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钦州、玉林等地区都非
常喜欢在夏至吃荔枝.历史上,有不少人物与荔枝结缘.据 « 新唐书 杨贵
妃传»记载: “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
已至京城”,杜牧的千古名句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述杨
贵妃对荔枝喜爱的同时,也形象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私欲,骄奢淫逸的
形象.另一位与荔枝结缘的历史名人则是苏轼.东坡先生于宋哲宗绍圣元年
被人告以 “ 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 “ 不得签书公事”.于是,流连风
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对岭南地区荔枝产生了极大
的喜爱.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 « 四月十一日初
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 “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
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
此以后,苏轼又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如 « 新年五首»:
1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