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07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雨”,又有 “ 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等等,所以梅雨是
因为发生在梅子成熟时期而得名.又因梅雨时期阴雨连绵,空气潮湿,物品
容易发霉,所以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有 “ 梅雨或作霉雨,言其霑衣及物皆生黑
霉也”的说法,因此梅雨又有一个别名 “ 霉雨”,在福建地区民间就有 “ 夏
至百重霉”的谚语流传.
梅雨期间集中了江淮地区全年降水量的 40% 以上,因而也被称为江淮
地区的雨季,宋代赵师秀借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写就名篇 « 约客»,
以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
花.”把雨夜候客来访的心情描写得细致入微,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梅雨
时节多雨的气象特点.
雨后放晴的浙江省安吉县大竹海 ( 潘学康 摄)
长不过夏至,短不过冬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 北纬 23°26′ ),北半球白昼达到全年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例如海南省海
口市这天的昼长约为 13 小时多,杭州市昼长约为 14 小时,北京市昼长约为
15 小时,而黑龙江漠河市昼长可达 17 小时以上.也是从这天开始,白天时
间慢慢变短,短到冬至过后,白天的时间又慢慢变长.唐代诗人韦应物的
« 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 “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在山东 ( 牟平)流
传 “ 长到夏至短到冬,过了冬,一天长一 葱.”这 里 的 “ 冬”指 的 是 冬 至,
老农的说法 “ 长一葱宽一叶”,其中 “ 一葱”约等于 2 分钟,也是白天时间
1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