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P. 29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
中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 “ 阴差阳错”造成
的.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公转 1 周为 1 年, 12
个月, 365 天 ( 闰年则有 366 天).阴历 是 按 月 亮 盈 亏 变 化 的 规 律 制 定 的,
以月球绕行地球1 周为1 月,一年12 个月, 354 天.中国的历法就是结合太
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这样,在农历和阳历之间就出现了 11 天的偏
差,为解决这个时间差问题,每隔 2 年到 3 年,就必须增加 1 个月,增加的
这个月叫 “ 闰月”.
春打河开,南雁北来
立春之后阳气上升,气温升高,河面逐渐解冻,大雁也感知到春天的到
来,从南方飞回北方.大雁是一种 “ 候鸟”,生活在温和的气候中,立春后
南方的气温逐渐升高,不再适宜大雁的生存.而这时北方的气候由寒冷逐渐
变为温暖,是大雁生存的最佳气候,所以春天大雁北飞.
立春以后气温逐步攀升,水面寒冰似融非融,一派 “ 冻痕消水中,波起
轻摇绿”的景象,这正是立春一候 “ 东风解冻”的景致,也应了古诗 “ 春江
水暖鸭先知”.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个节气 15 天左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又
将 “ 五天”称为 “ 一候”,“ 三候”为一个节气,它既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时段
标志,其开始的日期和时分同时也是气候物候变化的精确时间节点.人们将
每个节气的 “ 三候”根据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
明了地表示当时的天气、动植物生活状态等.很多谚语也与三候相映衬,如
“ 交春三日,鱼头向上”这句福建长汀谚语,意思是立春后水暖三分,水底
冬眠的鱼儿感知到阳气,也浮游上升至水面.
立春阳气转,塘堰都落满
我国的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即性质不同的两种气流相遇而形成.在
春季,随气温的上升,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力量开始减弱,而此时来自南方太
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开始增强,因此,冷暖空气长期在一些地方停留,形成降
水.立春后,湖北大悟地区降雨明显增多,有时还会出现 “ 连阴雨”的天
气,一两周不见日头,以至于塘堰都被灌满了.事实上,立春后暖湿气流旺
盛,从而带来了充沛的水汽,导致雨水开始增多.在福建厦门,往往一过立
春,降雨就明显增多,有时还会出现 “ 连阴雨”的天气,一两周不见日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