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过去后,产品展销、项目展示、大型会议以及各种节庆、经贸活动又在全国许多城市举办。从东南沿海到西部省区,人们参展赶会的匆匆脚步,似乎在召唤着会展经济新高潮的到来。
会展经济的魅力
以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等为特点的会展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不惜血本地角逐各种类型的博览会、交易会、商贸洽谈会和许多国际性论坛的举办权。每年两届的“广交会”,除了自身成交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外,还给广州市的交通、通讯、酒店、旅游等相关产业带来20多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去年9月深圳“高交会”,仅缴税就达245万元。日内瓦、慕尼黑、纽约、巴黎以及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世界著名“会展城”,每年从会展业中尝到的“甜头”更是天文数字。
炒热的“烙饼”
有人形容我国的会展经济是人为炒热的“烙饼”,是政府拍脑袋和媒体造势的产物,而市场与商家的会展需求远远没有调动起来,会展成了不算经济账的“赔本买卖”。
记者日前在西部两个欠发达地区参加了经贸洽谈会和风情旅游节,邀请嘉宾、大规模的开幕式和文艺演出、高规格接待,演出团体及明星大腕的高价出场费,门票免费发送,掏的几乎都是财政的腰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观看演出和就餐人数远远超出了既定安排。有的嘉宾愤而提前回程,有的嘉宾本来打算投资西部,看到这架势便暗暗取消了原定计划。
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会展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济效益也十分有限。据统计,发达国家会展业利润率高达25%,而我国一般不到10%。西方国家展览业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2%,而目前我国只占到0.04%,去年全国展览业产值约为40亿元人民币。
会展业应走市场之路
“走向市场是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唯一出路”,已连续成功承办4届中国(珠海)国际航展的珠海航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华强向记者表示,“会展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必须讲效益、讲卖点、讲投入产出比,政府可以政策引导和其他方面的扶持,但绝不能包办,要把承办权和经营权还给企业和市场。”
不久前,珠海举办的首届中国汽车产品展销会3天接待了8万观众,成为华南地区厂家直接参展最多的一届车展。首届中国(珠海)国际酒类贸易博览会暨啤酒节吸引了世界23个国家150家参展商,成为历史上东西方酒文化和酒类企业的一次大会师。
珠海市副市长周本辉认为,珠海的会展经营走的就是“以会养会、市场经营”的路子。珠海市政府将会展、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明确了把珠海建成国际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和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今年11月份将在珠海举办的《世界经济发展宣言》活动,也将进一步推动珠海会展经济迈向国际市场。
市委政研室主任陈岸明认为,会展经济走向市场的前提是政府要放手,要从“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转向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正在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和区域性的展览中心,会展业必将迎来黄金时期。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