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中国展览业的发展趋势和预测

打印
字号:
2003.03.20

          

    问题挺多 差距不小

  展览数量多,品牌少,大多数展会质量不高是中国会展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由于中国会展业正处在会展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重复办展是困扰国内外展商和贸易观众的难题,重复办展的后果是展商分流、规模小、效果差。近年来的展会审批制起了一定的协调作用,但重复办展的问题仍然时时出现,使外商无从选择,办展水平不高。

  到目前为止会展业仍没有健全的法规及制度。仅大连有一个政府的条例,深圳即将出台行业自律的法规,但没有一部全国性的,适合我国会展业当前的发展局面的具有法律效力或者行政约束力的法规出台。同时展览事业机制本身尚需进一步规范化,否则,将会对今后展览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特别重要的是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的业务素质,需要有最好的服务精神、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性以及熟练的外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员知识就是展览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政府管理相对滞后,当前会展审批制的不完整,管理部门多头的问题依然存在。中介组织力量仍很薄弱,展览事业是个综合性很强的事业,应当把它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展览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筹办到招展、展出,涉及的部门很多,特别是目前由于利益的驱动,多头办展览,行业之间缺乏自律制度及协调制度,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之间展览业之间缺乏互相交流,这不利于中国展览业整体事业的发展。

  中国会展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创造社会价值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2001年中国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接近40亿元人民币,拉动其它相关产业如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等经济收入高达36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0.044%,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潜力很大。

  软硬件共同发展 形势喜人

  十多年来,中国展馆随着展会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而发展。近几年已有一批新场馆建成,如成都、大连、珠海、福州、厦门等。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已经开始建设或正在筹建新场馆。2000年至2002年的三年内,全国新建和扩建会展场馆的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将近于1999年底以前全国展览场馆面积总和的一倍半。

  展览发展趋向定期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显现出差别。展览会的定期化有利于展商提前选择展会、做预算、选展品,也有利于经销商提前作计划,对于展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展览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展,到了1987年进入定期化阶段。最初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定期展共6个,到1998年全国定期展已经达到176个,其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就有57个。中国展览会经过20年的国内外竞争,有一批专业展越滚越大,逐步形成全球知名的展览会,其余国际性专业展以1万平方米左右的为多,约占总数的50%,例如在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这些展览会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准,已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参与全球行业展览竞争。中国是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各地有不同的需求。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进一步向自办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内地城市也发挥区域优势,有选择地举办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展览会。

  各种机制的展览企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企、合资、民营的会展企业共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展览公司越来越多,现被认定有资格办展的公司是通过各项指标调查后甄选出来的,目前,香港及海外的展览公司通过国内有关单位作为合作伙伴,已在国内展览业占有重要位置,他们主要通过海外招展,所得利益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约有将近40%有香港或海外公司参与。这些公司往往作为海外招展的总组织者来招海外厂商来展,并决定运输、施工、旅游等展览的主要承包商。

  地方展协相继建立并进行全国业内的交流和培训,北京、深圳、上海、宁波、湖南等地陆续成立了地方展览协会。但由于全国性的展览协会尚未成立,随着中国组展单位和办展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展览界的无序竞争、低档次展览重复举办,成立全国性展览协会的必要性越来越紧迫。

  今后几年发展趋势

  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和世界技术的发展速度、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等诸多背景要素的综合。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迎来一个极大的发展时期,这将给我国国际展览业带来新的繁荣。

  全国大多省份以区域展为主,品牌展将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国是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有自己独有的工业,各地有不同的需求。今后十年,预计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展览会将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成都等城市。珠海、深圳、厦门、昆明、常州等将举办一些有代表性的特色展览,据此布局将形成中央级全国性专业展和地方级地域性展会,展览市场将逐步形成合理的布局。

  展览将重新整合,进一步走向市场化,涌现更多的品牌。只有品牌展才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展会的变化是复杂的,有的展会在竞争中壮大发展,有的在竞争中消失了,也有的在竞争中合并改名,起起落落,变化无常,但总体是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今后对外开放的程度更高,与国际接轨的力度更大,这就要求展览的从业人员不仅具有更高的工作热情,而且要熟悉现代国际展览业务,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展览培训应该建立高、中、初级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市场。

  竞争日趋激烈,价格将随市场调整,逐步向单轨制过渡,而且随着外资、外企、合资企业进入,在资金、管理、人才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采取标准制和登记制有望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审批制有望逐渐淡化,实现标准制、登记制,为公平竞争提供平台。

  IT将更深入到展览的组织、扩展、管理及服务水平,促使企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促使信息畅通,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观众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组织观众工作变得更加重要,高质量的观众对一个展览会的成功与否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大多数专业展会观众为专业界的决策人士、贸易人员及科技人员等。另外,展览服务及媒体宣传作用对展览的成败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展览媒体将更加多样化。

  进入WTO的好处就是把我们的国内市场规则建立在一个更合理、更有效的基础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展览业也必将有新的长足发展,相反,展览业的发展,又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及大量工作机会,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这种良性循环是有可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