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我国会展业亟需人才再造

打印
字号:
2003.05.23

  目前,我国会展业正以年均递增20%速度快速发展。但就在这高增长的背后,隐含的却是低档次、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我国每年举办的2000多个展会中,效益好、知名度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展极少,由国际展览联盟(U?鄄FI)认可的“国际展览”更是凤毛麟角。而广东会展业也面临同样的现状。业内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受到会展人才瓶颈的限制。加快人才培训,促进人才升级已成为会展业的当务之急。

  从业人员现状不理想 

  展览业竞争的加剧,对我国各展览公司、组展单位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我国展览业人员构成的现状并不理想。 

  广东会展推广公司行政总监顾辉表示,目前展览公司管理者多是半路出家,普遍缺乏会展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国外先进的会展经营策略,懂展览又精管理的人才欠缺。而展览公司的业务员则存在着综合学历偏低、员工对公司缺乏归属感等问题。广州荷雅企龙展览公司总经理张卫平也表示,展览业人员流动性很大,显示出这个行业还很不成熟。 

  顾辉认为,会展作为一项综合的公共关系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涉及项目筹备、报批、资金分析、组展、会务、现场管理等。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因此,对从业人员的长期不断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良好的机制。 

  建立良好内部培训机制 

  顾辉认为,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展览公司的管理者要有良好的意识、价值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培训机制,为员工搭建成长的阶梯,帮助员工提高素质。另外,有机会也多参加公司以外的各种培训,包括官方机构、协会组织的培训。他还强调,应尽可能多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培训,扩大视野,增加阅历。据介绍,广东会展推广的培训工作是长期不间断的,贯穿于日常工作当中,已形成制度,甚至每天下班后还抽一个小时对部分有兴趣的员工进行英语培训。  

  外部培训应强调实操性

  张卫平也表示,公司的内部培训更切合实际,更有针对性。荷雅企龙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包括展览的区域性、价格策略、现场管理等,新员工的培训则主要是展览基本常识。 

  对于公司外部的培训,张卫平表示,如果要参加社会举办的会展培训班,他会选择参加那些对本公司展会实际操作有帮助的培训班,如请国外展览公司或国内展览界的成功人士讲课;对国内外的成功展览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展览发展与水平与行业发展的规律性;解析成功展会每一届的点滴变化;为适应当年形势,展会如何调整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