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现代朝阳产业

打印
字号:
2003.04.21

  关于长春市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调查

  “九五”以来,长春市会展业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发展。2002年,举办各类展会59个,创历史之最。其中大型展会8个,包括冰雪旅游节、农博会、汽配会、小交会、教育展、电影节、药械展等。全年参展人数上千万。会展经济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38亿元,比2001年增长27%,拉动全市经济3个百分点。

  长春会展经济何以迅速做大

  长春市会展经济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迅猛发展,主要是:政府把会展经济作为一个新的增长亮点来组织长春市从1999年开始,把发展会展经济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日程,并纳入“九五”、“十五”计划,连续几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每年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会展业的发展问题。明确由市长亲自抓,常务副市长具体主管。成立了会展管理工作办公室,是全国设置专门会展管理机构的九个城市之一。同时,加大了对会展基础设施的投入。1996年投入上亿元资金改造建成了长春市国际展览中心。2001年,又斥资7亿元,建设了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为了鼓励全市各方面争取或创办展会,规定:凡在长春举办的全国性或重要的国际性会议,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如汽博会、农博会,市财政分别投入300万元。建立了奖励机制,规定部门或个人招来一个展位,从展位费中提出800元进行奖励。政府各个部门积极参与、组织协调,合力为展商提供优质服务。

  围绕主导产业打特色牌、办专业展长春市紧紧围绕汽车、农业、科教、医药等优势产业选择会展主题,重点打造了一批专业化的名牌展和精品展,实现了产业优势与会展优势互为推动。利用汽车行业优势,打造了长春国际汽博会和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的品牌;突出北方农业特点和资源优势,把长春农博会办成主打会展品牌;充分发挥长春市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举办了教育展;发挥长春生物制药、中药经济的优势,举办了药械展;尝试影视合璧的发展新思路,举办了长春电影节;抓住冰雪旅游热的大好机遇,举办了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扩大了长春冰雪旅游的规模和影响力。

  向市场化的办展方向稳步迈进目前,长春市已有专业展览公司20余家,兼行跨业的有60多家。“小交会”是长春市首次由企业运作的成功范例。长春国际会展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小交会”的主办方,在招展、组展中采用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如租赁摊位,与企业联办开幕式晚会,发售晚会门票和小交会门票等。政府只负责接待等服务工作,全部经费由会展公司自负盈亏。实现了政府“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分离。由天邦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长春电影节闭幕式晚会也很成功。据统计,2002年举办的59个展会,有近9成是企业承办的,财政投入不到总额的1/10。

  制造亮点、提升品位、集聚人气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多次举办“汽博会”并已产生很大影响的情况下,“长春国际汽博会”突出了汽车文化,办出了全国百家车展中独一无二的风格。经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特批的“空中芭蕾”飞行跳伞表演、以信息时代汽车与城市发展关系为主题的“中国汽车与城市发展市长论坛”、吸引全国各地顶尖选手参加的“中国汽车模特大赛”、代表亚洲最高水平的“2001年亚洲汽车拉力赛暨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等活动,使展会人气空前高涨,参观人次达百万之众。长春市第三届“农博会”期间举办了“会中会”、建造了现代农业大观园,进一步打造了“神农杯”动植物大赛这个“专利”品牌,首次增加了现场拍卖交易方式,科普大集现场发放图书、资料,现代农村住宅的实体展示等,活跃了气氛,制造了轰动效应。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3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22个国家的97个展团、商业、采购团,国内青海、浙江等省份和西宁、铜陵等40多个城市代表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国家农业部等10余个部委的领导同志;来自河北、山西等10余个省份的农民都参加了展会。总人数超过100万,比上届翻一番。

  会展经济带来强大的经济集聚和辐射效应,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引擎

  会展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穷的魅力。

  会展火爆、百业受益。“在一个城市召开一次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美元。”一位世界展览业巨头如此评说会展经济的综合效益。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会展业的利润率大约为20%-25%,属高利润行业。而且,会展业对交通、餐饮、宾馆、广告、旅游、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具有强劲的辐射力和拉动力。发达国家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办展会的场馆收入如果是1元,那么将带动相关产业收入9元。我国香港地区是1∶5.3,沿海地区可达1∶6。第二届长春汽博会6天实现总收入6亿元,其中门票收入60万元,主办方收入1300万元。市内10大商场贸易额比同期增长37.1%,10大星级宾馆入住率提高48.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7%。另据权威资料表明,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2002年长春市总展览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至少提供了2-3万个就业岗位。

  集聚商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流载体。据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展览会是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寄、推销员推销、公关、报纸、电话等手段的最有效的营销中介体。企业通过展会找到客户,其成本比其他渠道要低80%以上。2002年,共有3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和商务组织、100多个国内城市和国外友好城市、2000余名中外记者及众多的专家学者、企业界巨头来长参与各种展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大量涌动。仅就汽博会、农博会等五大展会统计,共签订合资合作项目247项,引资金额123亿元。长春市2002年全年签订的合资合作项目中,有60%是通过展会签订的。

  扩大城市效应的巨幅广告。最成功的范例是博鳌。博鳌小镇面积仅40多平方公里,人口万余,因“博鳌亚洲论坛”而一夜成名,制造了“博鳌神话”。长春市近年来通过举办各种国际性大型展会,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各方新闻媒体、中外记者争相报道,商贾巨头、党政要员、外宾使节也纷纭而至,充分向外界展示了长春的经济实力、优势产业和风土人情;展示了长春的风采和形象;扩大了长春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长春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长春。

  国际化都市的亮丽标签。会展经济拉动了城市建设,提升了城市品位,有的会展场馆成为现代化都市的标志性建筑。1999年在昆明主办的世博会,使昆明的城市建设至少加快了十年。上海因举办APEC会议,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整容”。几年来,长春市以会展经济为契机,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生态环境等一批重点工程,使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向现代国际化都市又迈进了一大步。

  大幅度提升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打造“北方会展之都”

  我省的会展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会展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多数展会规模偏小,国际性的大型展会不多;部分展会层次质量低,蜕变为“大集”;会展专业人才奇缺,展览公司实力不强;多头审批、多家办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办展。为推进我省会展业向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建议:进一步提升会展业的战略地位;政府逐步淡出,让会展企业和行业协会走上前台;引进和培养会展技术人才;实现会展和旅游互动双赢;在发展中逐步规范会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