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汉书
朗诵:李雅楠
小麦青青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夫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
请为诸君鼓咙胡。
【注 释】
妇与姑:指媳妇与婆婆。胡:此处指羌人。具:备,办。 咙胡:喉咙。
【译 文】
小麦青青,大麦在地里枯焦。谁来承担收割的工作?只有媳妇和婆婆。男子汉们哪里去了?他们在西方和胡人打仗。当官的还要向农民调拨车马,大家敢怒而不敢言,话到嘴边又咽下,只是气得喉咙直鼓。
【赏 析】
《小麦谣》始见于《后汉书•五行志》中,《乐府诗集》又题为《后汉桓帝初小麦童谣》。因外族侵忧而抗争,因抗敌而征调男丁;因指挥无能而兵败,因兵败又需戍边御敌而征兵,使得劳力溃乏,田园荒芜。《小麦谣》反映了汉朝末年为了抵抗羌人的寇边,百姓负担沉重的社会现状。其句式活泼,三言、七言杂用,自问自答,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作者不详
【小贴士】
小麦,在中国是仅次于水稻的重要农作物。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在中国已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自战国开始,小麦主产区开始由黄河下游向中游扩展,今洛阳附近的东周“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汉代又进一步向西、向南大面积扩展。至晋代,小麦的收成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晋书》中有关麦灾的记载也显著增加。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孝武太元六年(公元381年)、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等年份,都曾出现了“无麦禾,天下大饥”的记载。
为了防止小麦秋播时的少雨和随后冬季暴寒,以及春季的干旱,除了兴修水利强化灌溉和沿用北方旱作所采用的“区种法”等抗旱技术以外,也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栽培措施。如“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等,这些在西汉末年成书的《汜胜之书》中都有总结。在此基础上,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又对包括小麦在内的北方旱地农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标志着中国传统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为小麦种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