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蚕为丝母

打印
字号:
2019.05.29

三、蚕为丝母

  “春蚕吐出丝,济世功不绝。”蚕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千百年来,人们围绕蚕的饲养和利用,不断探索研究,技术体系逐渐完备,利用价值不断挖掘。

  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取食桑叶,一生经历了许多神奇的变化,在约60天内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桑蚕具有昆虫特有的外部形态,特殊的桑叶食物选择机制和特别的吐丝结茧方式。

  我国养蚕有五千余年历史,野桑蚕在饲养中被驯化为家蚕。战国时期,养蚕技术已较为成熟,人们形成了一套适合家蚕习性的传统饲养工序,包括浴蚕、喂蚕、捉绩、上簇等,同时创制了多种养蚕工具。此后两千多年的生产实践,造就了比较成熟的传统育种和饲养经验和技术。《齐民要术》《耕织图》《农桑辑要》等古籍对民间养蚕进行了描述和总结。

  近代以来,西方养蚕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先后建立多所蚕业专业学校,教习和推广先进养蚕技术。这里展示的是民国时期的江苏女子国立蚕业学校系列照片等。展柜中展示了近代蚕学教育中使用的部分书籍。

  现代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彩色、抗病、高产等优质家蚕品种。图中展示西南大学家蚕基因资源库中拥有的不同体色斑纹的家蚕品种,包括暗色斑蚕、虎斑蚕、赤蚁蚕、火伤蚕等。展柜中展示了一些有特色的家蚕品种。

  2016年,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站带着6只幼蚕进入太空,进行了为期33天的“太空养蚕”实验。科研团队观察了这些“太空蚕”吐丝的行为,研究了其生长发育的机能变化,以期改进家蚕养殖和繁育技术。

  通过先进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蚕桑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等方向发展,养蚕效率大幅提高,蚕茧产量逐年增长,2018年全国蚕茧产量达67.9万吨,占世界蚕茧总量的七成以上。

  桑蚕全身都是宝,蚕丝、蚕沙、蚕蜕、蚕蛹、蚕蛾等在纺织用料、医学应用、中药用材、保健食用、蚕茧艺术、生物应用等方面利用广泛。

  在鳞翅目中,除蚕蛾科的桑蚕外,还有大蚕蛾科的柞蚕、蓖麻蚕、樟蚕等吐丝昆虫,同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应用广泛。

  柞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多食性完全变态吐丝昆虫,因喜食柞树叶得名,在我国饲养历史约两千年。

  蓖麻蚕又称木薯蚕,属大蚕蛾科,主要食用蓖麻叶和木薯叶。樟蚕又称枫蚕,属大蚕蛾科,丝可制成伤口缝线和钓鱼丝,也称渔丝蚕。

  自周代以后,皇家奉行亲蚕礼制。亲蚕礼是古代由皇后主持的最高国家祀典。周代开始,历代多沿袭奉行亲蚕礼仪,目的是号召百官重视蚕桑生产,鼓励国人勤于纺织。每年春三月由皇后带领命妇举行亲蚕礼,仪式主要有祭先蚕、躬桑、献茧缫丝三个部分,其中最有特点的是被称作“躬桑”的皇后采桑礼。

  各地蚕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蚕事习俗。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和岁时节令,安排蚕桑生产并形成了“呼蚕花”“耍蚕龙”“请蚕猫”“演蚕花戏”等众多祈求蚕茧丰收的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