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立春

打印
字号:
2017.11.07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干支历的岁首,建寅月之始日;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从立春时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称为“春节”(1912年民国建元时,以公元纪年为国历,将公元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1月1日改称春节,立春从此不再称春节)。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立春“三候”的表征是:“初候东风解,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大意是,立春之初,东风送暖,大地解冻。五日后的二候,蛰居的虫类苏醒,再五日的三候,河冰融化,河鱼负冰而游。要注意的是,这里描述的立春景物,是特指黄河中下游的物候。我国地大海阔,在岭南,此时已经春意盎然,花繁叶茂;而在北方,依然冰封雪锁,银妆素裏。

  立春农事: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变长了,阳光变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在北方地区仍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不同地区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虽然立春开始逐渐变暖了,但是农业生产上还要继续做好防冻、防寒和防雪工作。如降春雪,要及时清除积雪,开沟排水,使大小麦、油菜、绿肥茁壮成长。果树要继续做好修剪和施重肥。在春梢萌动时,剪去弱枝、病虫枝和枯枝。畜牧业要注意栏舍保暖,防止倒春寒,特别是做好牲畜疫病的预防。立春与新年春节前后相继,牲畜肉类交易流通多,容易传染疾病,要给牲畜补注疫苗。

  立春习俗:

  立春各地的习俗很多,汉族地区的主要活动有:

  郊祭。立春,意味冬去春来,万象更新。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既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这一天,要亲率诸侯、大夫到京城东郊举行迎春盛典,布德四方,施惠万民,祈求国泰民安。

  咬春。立春这一天,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南方则流行吃春卷或春盘,有的地方还吃生萝卜。春饼是以麦面蒸制或烙制的有馅小圆饼。春卷或春盘是以面粉烙成圆饼,卷以豆芽菜、韭黄等炒菜佐食,故有“一卷春色”的说法。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吃春饼和吃春卷(盘)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鞭春牛。鞭春牛又称鞭牛、鞭土牛、鞭春,即在立春日或春节开年,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用柳条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此习俗起源较早,据《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鞭牛活动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明清两代完全因袭下来。20世纪以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沉寂,今天,南北各地的鞭春牛活动又开始兴盛起来。广西侗族以立春为“春牛节”,这天晚饭后,村寨里的后生,敲锣打鼓,挨家挨户“送春牛”,意为将丰收和幸福送到各家各户。

  祭句芒神。在周代就设有“东堂迎春”之国家仪礼,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俗。在立春前一天的早晨,乡民抬着句芒神出村上山祭拜,同时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占卜吉凶善恶。祭祀句芒、太岁诸神,,都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业的丰收。

  耍社火。另外,在我国许多地区,“立春”之日民间还要举行“耍社火”的娱乐活动。耍社火又称耍故事,是乡村群众在春节至立春期间普遍开展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尤其是立春在春节之前的年份,人们称为“春大过年”,耍社火的表演更为热闹隆重。通常是将歌舞、戏剧和各种小品杂耍等表演融为一体。多数地区以自然村社开展活动,也有几个村庄联合活动的。

  立春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上主要是护肝。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护肝要从心情着手,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在饮食上,也有十分的讲究:

  首先是,立春后饮食忌酸辣。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其次是,立春宜吃“升发”食物。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总结为以下六点:

  早睡加早起。《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其生,生而勿杀。”

  不能早减衣。“春不减衣,秋不加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需要缓慢的适应。

  每天百梳头。《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取意是,春天阳气升发。

  多吃阳气菜。春季阳盛阴衰,饮食要注意升发阳气,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菜,不宜吃酸收之味。

  少进补和盐。冬季要进补,春后要少进补。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

  防旧病复发。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立春后,疾病多发。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