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十、集市贸易民俗

打印
字号:

(选自李桂玲 贾利光《博物馆与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北方基本上叫“集”,而南方则基本上叫“市”,也有叫“步”的。两广一带则叫“墟”,四川、贵州常叫“场”,云南叫“街子”。集市大多在城镇边沿或一些集镇中形成,一般并不是天天有集市,而是有固定的时间。相近的集镇有着不同的集市时间以便错开,让行商可以多赶一些集市。农民则将自己多余的货物在集市中出售,同时买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生产用品,既丰富了市场,也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据史籍记载,自明末以来,龙溪口就是湘、黔、川比邻的 20 多个县最大的、很有名气的牛市。几百年来,侗、汉、苗、瑶等族民众在这里经

常进行牛的贸易,很自然地把各自民族的牛俗带进这个别致的场所里来,向人们展示着异彩纷呈的多民族(以侗族为主)的牛俗。 在“送牛”(卖牛)的半个月前,主人就勤扫牛栏,并派专人到水草丰盛的地方放牧。有的人家还要三五天给牛喂一次泥鳅、糍粑或加盐的淘米水,甚至灌烧酒;每天还给牛洗涮、篦梳,使得牛腿粗壮、毛色油光水滑。真像送“亲人”出门一样,把牛打扮得漂漂亮亮。卖牛当天,要请一位亲友陪着“送牛”。主人换上新衣,腋下夹着纸伞或头戴沙铁斗篷,背上褡裢;尔后,主人才去牛栏边点香烧纸,用牙盘、刀头肉敬牛栏神;再给牛穿上草鞋,牵着牛在栏内转三圈,最后才牵起牛走后山上路。沿途,主人折一枝小竹条拿在手,但绝不抽打牛身;遇上涉过溪流,要让牛饮水后再走。这一切,叫作“诚心服侍牛,来世不结仇”。爱护牛的深情,关怀牛的微妙,感人至深,甚为罕见。 当出卖的牛“送”进牛市,汉族人习惯于把牛拴在柳树上等候买主;侗家人却牵着牛,手里拿着一个用蔑扎成的牛头竹标;苗族人则用一小木桩钉在地上,再把牛绳套起;瑶山人让牛自由站着,主人手上拿着草标;回族人则将几头牛用绳子拴在一起。在卖牛的同一生活“窗口”前,各民族的习俗风情迥然不同,对牛的依恋、惜别之情也各有所别,细心的人则是一目了然,泾渭分明。 牛市交易过程中的语言,除了本民族的语言外,大多还要讲汉话(“客话”)。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此地讲的汉话,大多是歇后语、双关语、双音语和江湖话的杂烩。不熟悉内情、不懂行的人听起来简直不知所云,莫名其妙。比如第二次议价时,卖主说:“我是矮子上楼梯。”(省去了歇后语的后部分——“步步登高”)买主却说:“我是外甥打灯笼。”(同样省去歇后语的后部分——“照旧”)这是一方要加价,另一方只肯出原价。又如买主用手拍着牛背叱喝地说:“我看像杉木扁担!”(意思是说,好看是好看,但挑不起重担,犁不了多少田)卖主马上牵起牛走一圈,边走边说:“莫要不识货,太上老君的坐骑,黄飞虎的战马,再次也有八成。”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每当龙溪口牛市快收场时,一群侗家 10 12 岁的孩童来到牛场。买了牛的人便请孩子一人牵一头牛走出牛场过街头,这是意味着“孩童娃娃牵了牛,百事如意不发愁”。出场一里多路后,牵牛的孩子要在路旁顺手扯草扎一草标交给牛主,并说“一路顺遂”!这时,牛主便给小孩一点酬金,还说:“谢你金口,下回再来。”然后,拿着草标牵牛上路。若遇上交叉路口,牛主即把草标丢掉,有的还在草标旁边放三个小石头,意为“旧去新来”。

      上述的一些牛俗,有的已经渐渐消失,成为历史的遗迹;有些至今仍然保存着,并且还将传承下去。良俗美风,充分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情深似海(中华民族素以感情型民族著称于世)的优良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