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二十四节气与节令

打印
字号:
2017.01.03

中国农业博物馆 陶妍洁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在春秋时期,就确立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后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被完整的确立。二十四节气在发展、演变和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各地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的差异,从而衍生出了许多节令,一些节令被民众看做重要的节日欢庆度过,并且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逐渐形成了以二十四节气为本体,代代传承和发扬的节令文化。

  节令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重要依托,贯穿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凝聚了中国人的情感和精神,镌刻于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元曲《斗鹌鹑》中唱到“寒来暑往,兔走乌飞,节令相催。”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节令,据清《啸亭续录·大戏节戏》记载:“乾隆初,纯皇帝以海内升平,命张文敏制诸院本进呈,以备乐部演习,凡各节令皆奏演。”

  节令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根据太阳周年运动的位置而划分的。太阳位置不同,相对应的日地关系而形成的气候差异。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另一种是在前一种的基础上,根据较重要的节气出现的时间,经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而制定的,如夏至三庚数头伏,冬至后九九寒尽、芒种后逢丙日入梅等。农时节令不但能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民间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

  春节,在古代春节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纪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自1949年起,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备年货、放鞭炮、舞龙狮、包饺子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固定的风俗习惯。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阖家团圆,整个中华大地洋溢着幸福、祥和的气息。

  二月二,也就是俗称的“龙抬头”, 位于立春节气前后。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相传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雨水日渐增多,预示着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时活动,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民间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活动是皇帝耕田。为了动员人们加紧进行春耕生产,不误农时,农历二月二这天皇帝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当日,是一个极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农事节令。自2007年起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在民间有清明外出踏青祭祖,以扫墓的形式向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清明节气是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个时节,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清气朗,万物欣欣向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北方小麦开始拔节,“梨花风起正清明”果树也进入开花期,“清明茶,两片芽”,茶树开时萌出新芽,采茶女手指翻飞,争相采摘“明前茶”。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位于夏至或芒种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指的是大麦、小麦等有芒的农作物种子已经成熟,需要急迫的抢收。晚谷、黍、稷等夏播植物也正是播种的季节。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争时”指的就是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端午节前后,芒种、夏至间,农忙季节进入了高潮。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 起于三代夏至节说、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民众用夏收的当年新江米,制成粽子,投入江中纪念屈原。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位于秋分前后,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秋分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满月”,于是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盛行于宋朝,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是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

  冬节,就是冬至。冬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订立的节气,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是古人认为的阴极阳生之时。冬节源于汉代的冬至吃饺子,纪念神医张仲景。盛于唐宋,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后相沿至今。先民们经历了数千年与风雪严寒的搏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记录天气寒暖变化规律的“消寒数九歌”,也就是现今流传的“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定规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此外,还有在冬至日画《九九消寒图》或买刻印的消寒图的习惯。民间流传的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等。最常见的是“梅花消寒图”,先画一枝不染色的素梅花,共画出八十一个花瓣(表示自“数九”开始,九个“九”供八十一天)。自“数九”之日起,每天染一个花瓣儿。如,阴天染花瓣的上部;晴天染花瓣的下部;刮风染花瓣的左边;下雨染花瓣的右边,下雪染花瓣的中间。等到八十一个瓣儿染完了,春天也就到了。这份“梅花消寒图”,它既是“入九”到“出九”的日历表,也是民间记录气象、日历便于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节令是二十四节气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节令的形成与发展与民族文化和各地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中华民族璀璨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大民众的心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情结。节令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神话故事、民俗习惯、宗教信仰或重要人物的纪念等元素,并得到民众的沿袭和遵从。丰富了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和发扬。